纳粹的绝望之举与德意志精工的断裂——VG1-5人民突击步枪的诞生
在1945年,第三帝国的形势非常危急,盟军已经逼近柏林。由于德军兵力不足,他们不得不组建了一个由老弱病残组成的“人民步兵师”,试图进行最后的抵抗。这个所谓的人民步兵师由16岁至60岁的男女组成,装备非常短缺。他们的武器包括缴获的盟国装备和德国武器设计师为了应急而设计的末日武器。这些武器种类丰富,从飞机到装甲战车,再到步兵武器都有涉及。尽管它们五花八门,但都有一个共同点:由于仓促设计和生产,它们显得粗糙不堪,使用的材料的品质低劣,安全性也不佳。然而,在这些无奈的设计中,仍然能体现出一些设计师的智慧。尽管如此,这些武器严重背离了德意志精工严密的工业传统,按照一贯的精良标准,它们只能被视为劣质武器。然而,在崩溃的边缘时刻,纳粹德国别无选择,这些武器成为了他们孤注一掷的末日武器。因此,被后人诟病的VG1-5人民突击步枪就诞生于这样的背景之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晚期,尽管德国国内的工业生产能力已经降至最低点,但是为了接着来进行战争,他们还是成功研发出了一款名为“人民”突击步枪的武器。这款VG1-5 7.92mm突击步枪是在第三帝国即将崩溃的时候诞生的,由苏尔的古斯特罗夫公司负责设计开发。按照德国当时实施的“极省力”兵器开发计划,这款人民突击步枪省略了一些表面修饰等工序。
该枪型号中的“VG”,是德语中“人民步枪”的缩写。从外观上看,这款产品似乎相当粗糙(例如枪托是用毛瑟K 98步枪的,弹匣则是STG44突击步枪的)。然而,如果你仔仔细细地观察它的结构,你会发现它有许多可以让我们关注和学习的地方。
虽然由于粗制滥造VG1-5的性能不佳,但是不能断言它缺乏创意。与STG44不同,VG1-5采用了惯性闭锁加气体延迟的机制,而非枪机偏移的刚性闭锁。该武器采用了STG44突击步枪所使用的7.92×33mm步枪短弹和30发弹匣,但在设计其闭锁系统时,注重了零部件数量的精简。该枪械采用了半自由枪机工作原理,并且配备了一个圆筒形护筒来包围枪管,起到枪管节套的作用。在发射过程中,火药燃气通过导气孔进入护筒内部,以此来实现了延迟枪机开锁的效果。这种燃气压力闭锁系统的设计思路后来被战后H&K的HK P7手枪所采用。VG1-5人民突击步枪还拥有多种变型版本,这中间还包括前握把。
VG1-5突击步造始于1945年初,当时的德国充分的利用了所有可用的生产设施进行生产。然而,这款步枪并非由通常负责武器监管的斯佩尔军备部管理,而是由当地的纳粹党部负责生产。在物资短缺和频繁轰炸的环境下,生产运输秩序已经陷入混乱。因此,其生产的全部过程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导致产品质量上的问题很严重,仅有少部分产品能达到作战使用上的要求。士兵们一致认为VG1-5 7.92mm突击步枪仅能将子弹发射出去,准确性方面表现不佳。
在被誉为“柏林之锁”的泽劳高地战役中,党卫军部队面临了武器短缺的严重问题。他们不得不依靠“铁拳”反坦克火箭筒、VG1-5步枪、K98步枪以及数量有限的MP40冲锋枪来对抗盟军的攻击。VG1-5步枪的产量约为5万支左右,它曾在柏林战役中发挥过作用,如今存世的VG1-5步枪已成为极其珍贵的历史遗迹。目前,大部分存世的VG1-5步枪被一些民间枪械爱好者收藏。
在1945年的柏林战役期间,两位战士——一位是党卫军士兵,另一位则是国民掷弹师的掷弹兵——正在柏林的街头待命。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那位掷弹兵的身前挂着一支VG1-5式人民突击步枪。
热线:152061818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