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式过滤器新闻

中国脑计划将启动北京要打造世界领先的脑科学研究基地

作者:袋式过滤器新闻 发表日期:2023-12-12 20:15:22 浏览量:81 次

  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关村示范区;

  颁布了全国第一个明示“法无明文禁止皆可为”的科技园区条例——《中关村科技园区条例》;

  在中关村,诞生了我国第一家民营科技公司,第一家不核定营业范围的企业,第一家互联网公司……

  2018年3月22日,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北京脑科学中心)在中关村生命科学园正式成立。中心主任罗敏敏说:“脑科学研究被称为人类理解自然和人类本身的‘终极疆域’。很多重要的人的意识、行为、睡眠、进食都与之相关,很多精神疾病影响了中国社会和全球社会。美国、欧洲、日本都有自己的脑计划,马上要启动的就是中国脑计划。我们将用10-15年的时间把北京市建为世界领先的脑科学研究基地。”

  为加快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北京市政府整合北京地区脑科学与类脑领域优势资源,与中国科学院、军事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等八家单位共建成立北京脑科学中心。将重点围绕脑认知原理解析、认知障碍相关重大疾病、儿童青少年脑智发育、类脑计算与脑机智能、共性技术平台和资源库建设五方面开展攻关,实现前沿技术突破。

  中心一期位于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健赞大楼A栋,建筑面积8500平方米,包括9个独立实验室和4个辅助中心,预计2019年5月投入试运行。二期选址暂定生命科学园医药科技中心3号楼,配备5大功能区、10个高水平技术辅助平台和50至60个独立实验室,成为集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应用研究、多学科交叉融合和成果孵化、转化为一体的国际化基地,计划2020年第三季度竣工试运行。

  12月6日,罗敏敏介绍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的区域位置(图片来自:。千龙网记者 鄂晓颖摄

  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双风机带热回收空调机组。北京脑科学中心供图 千龙网发

  2016年《北京市加强完善财政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的若干政策措施》(京28条),提出了一系列“松绑+激励”的政策措施。在此基础上,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科委针对当前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方面存在改革措施落实不到位、管理不够完善等痛点,联合出台了《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课题)经费管理办法》,对经费改革政策进行了细化,增强可操作性,同时规定项目承担单位要制定完善的内部管理办法,以解决政策落实过程中“最后一公里”的阻碍。经费管理办法从五个方面,赋予承担单位更大的科研项目经费管理自主权。

  “北京建筑大学在2016年获批了北京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目的是吸纳国际和国内一流的人才来解决我们的祖国的“大城市病”。科研管理存在最大的问题是体制、机制的障碍,阻碍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科研人员的潜能和主观能动性得不到有效的发挥,就是缺少宽松的科研环境。2016年,北京科学技术创新大会发布《北京市加强完善财政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的若干政策措施》,为科研人员送来了春风。”北京建筑大学副校长张大玉说。为此,建筑大学自上而下学习“京28条”,对现有的客观管理制度重新梳理,不断挖掘制度红利,列出问题清单,加强政策研究,聚焦制度设计,确保“接得住,管得好,见实效”。

  张大玉说:“原来差旅费有一些规定从哪到哪必须往返,少一趟不能报,需要写说明。重大的科研项目验收,一种原因是技术验收,另一方面是财务验收,财务验收里要面临很多审计,很多审计人员并不了解科研人员情况,科研人员要准备很多材料,耗费了科研人员大量的精力。改革后取消了很多差旅费的标准,没那么多条条框框了。”

  学校以“少跑一趟、少等一天、少签一次”作为每一项改革的具体目标,砍掉科研管理中的繁文缛节,让科研人员少一些羁绊束缚和杂事干扰,多一些时间潜心科研和自由探索。

  为促进科研院所发展,在北京市科委的号召下,北科院于2010年加入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开始慢慢地将院属科研基础设施与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

  北科院紧紧围绕北京落实“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构建出以仪器设施共享为核心的检测分析与测试平台、以工业云为核心的计算信息服务平台、以出版物为核心的科技文化传播平台,形成了开放共享的新型运行机制。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刘清珺向记者介绍:“到目前为止,全院共有10家公益科学技术研发机构、7家应用研发技术机构以及2家科技服务机构共19家二级单位加入基地,共开放仪器设施1800余台套,总价值达到6亿元;开放各级各类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32家,开放高级科学技术人才274名;自加入平台以来,共服务企业3000余家,涉及合同额超过5亿元。”

  通过8年开放共享工作的实施,通过院级统筹、领域整合、稳步推进,北科院优秀的科技条件资源得到高效配置与利用,进一步释放了科技资源活力,为众多公司可以提供了优质服务。

  2017年3月,北京众绘虚拟现实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初次接触首都科学技术创新券政策,了解到创新券大多数都用在支持北京市小微企业和创业团队充分的利用国家级、北京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市设计创新中心等公共服务机构和实验室的资源开展研发活动和科技创新。

  这时企业正处在成立初期,市场还没有打开,企业组织现实医学培训产品研发时,在虚拟手术模拟器平台设计中,遇到了三维人体模型建模及实时逼真渲染等技术难题。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的老师进一步探索了企业的需求后,主动帮企业成功申领首都科学技术创新券,并在对接活动中,顺利与北京师范大学虚拟现实应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达成产学研合作。

  北京众绘虚拟现实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勇涛说:“创新劵更大的作用是让我们接触到了北京市优质的科研资源、重点的实验室,这些是用资金难以获得到的。创新劵不仅能解决中小企业、小微企业在研发成本上的问题,更多的给公司可以提供了这么好的科研资源。让我们与科研单位、科研院所进行合作,能够把我们企业的想法真正的完成。”

  企业藉由创新券项目的成功实施,又成功研发了多功能虚拟现实口腔手术模拟器,血管介入手术模拟器等设备,其视觉效果、力反馈性能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凭借这一些产品的成功研发, 企业于2017年12月和2018年3月相继获得全国虚拟现实创新创业大赛北京赛区第一名和全国虚拟现实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第一名的殊荣。同时企业也逐步打开了市场小路,营收也稳步增长,2018年度企业营收近千万元。

上一篇:2023年上海世界新风展行将开幕 上海骏恺环境邀您共赴盛会
下一篇:我国工业经济信息网